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董继宁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创作谈

2015-05-11 10:07:49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董继宁
A-A+

  艺术具备调节人们心理节奏或心理节律的功能,如果承认这一点,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人,人们创造着社会,社会又改造和造就着人。在创作中,生、死、爱是艺术家的永恒主题,我们面对山水,要体现人对山水的情感。画家倒不是直接要画某真山真水,而是借山水体现人的精神,而各个时代的精神也就随之而来了,关键是你的把握。追求生命,用山水体现生命意识。

  绘画语言是要不断探索的。这种探索应该从画面开始,重要的是对画面结构的把握,要做很多工作,如思维结构,对艺术的理解,激情、思维节律的流露等等。这就需要良好的文化素养(文学、诗歌、历史、戏剧、音乐、民间民俗等),还有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研究,从传统审美领域中体味到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,感受到中国绘画整体发展的思路,了解东方文化的源流和古今变化,以及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联系。再就是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形式的了解。有所肯定、有所把握、有所突破。

  黑与白的分布、线与面、点与线的流动与穿插或抽象的构成都会产生新的感受。就笔和墨,色和墨的关系来说是情与感的体现,我们不能完全按古人的程式,我们要按我们的时代、我们的个人情感而变化。在创作中,如果理清这些思路,笔墨技法就相对的不那么重要。正像何海霞先生所说:“情至所至无古人”,或大象无形、意到笔不到、似与不似。其实真正作画的时候,这些理论上的思维并不很重要,而是功夫在画外。作画时尽量随意,尽量地把自己的情绪调动到画面上来。要学会调动自己,真正体验创作的快感。

  历史的价值不应该是画家考虑的,这是历史的过程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位置,要找到自己的位置,要追求中国画的高品位,要迎接挑战和冲击,就必须想出相应的对策。我有我的想法。追求中国画作品的不可复制性,投入其无法让人复制的真情实感,如果大家都这样做,好作品就会增多。艺术创作需要有真诚的态度,投入的态度,为艺术而献身的态度。有了这样的思维,必然会在中国画创作中找到变化,找到自己的独特语言。人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,人人都去这样寻找,就相当不错了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董继宁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